開合目錄
Facebook share linkFacebook share link
What's App share linkWhat's App share link
Reddit share linkReddit share link
Twitter share linkTwitter share link

歷史簡介

相傳羅馬於 753 BC 立國,是位於義大利半島的小國,直至 49 BC 由凱撒大帝帶領國家急速崛起。隨後建立羅馬帝國,歷任皇帝皆能勇善戰,國家版圖不斷擴張,最高峰於圖拉真王年間 (AD 117)。AD 395 開始,羅馬分為東面的拜占庭帝國 (至 1,453年) 及西面的西羅馬帝國 (至 476年)。圖一是羅馬帝國處於版圖最高峰時的行省地圖。

歷任羅馬皇帝大希律家族繼承人 (猶太人居住集中地的地區領導 / 分封王) 的性情及處事方針,對當時猶太人群體,甚至耶穌及他的跟隨者的命運,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圖二把新約時期的政治人物及聖經重要事件串連起來,給大家一個綜覽。

聖經 羅馬帝國 版圖 地圖
圖一 : © Bible for Everyon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羅馬皇帝 希律 新約 時間圖 timeline
圖二 : © Bible for Everyon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相關影片


© Bible for Everyone (YouTube Channel)
© Bible for Everyone (YouTube Channel)


政治架構

羅國帝國藉吞併不同的國家而擴展版圖,它亦有完善的政治架構以管理這大片土地 (參圖三)。架構中最高級的當然由羅馬人自己擔任,除了聖經提及過的「皇帝」、「行省領導」、及「省 / 地區領導」外,還有元老院、皇親貴族、近衛軍等眾多階級,但因他們與聖經事件沒有直接關係,此處就不作過多描述。另外,請留意聖經常把「行省領導」及「省 / 地區領導」劃一寫成「巡撫」。
  • 皇帝:聖經提及多位羅馬皇帝,也有另一些皇帝雖然沒有被提及,卻對基督徒以至整個猶大民族帶來極深影響,詳情請參皇帝時間軸
  • 行省領導:聖經提及的行省領導似乎只有居里扭一人,他治理整個敘利亞省,但聖經描述他的不多
  • 省 / 地區領導:負責治理敘利亞省內猶太人地區的領導,則以大希律家族成員佔多。他們雖出生為以東人 (後被稱為以土買人),但被政權賦予羅馬公民的身份,詳情請參大希律家譜
為求更有效管理被吞併的各民族,羅馬帝國通常容許民族擁有自己的「本土領袖」,可先處理簡單糾紛。觸及國家法律的訴訟,才會交給地區領導審理。「本土領袖」的詳情請參祭司、猶太公議會

圖四顯示了羅馬時期各貧富級別。筆者刻意拉高最上 3 層上流人士級別,以突顯當時社會在財富及權力上莫大的差距。當時的政府不看重人權,一般平民的生活非常艱難,還要接受各種不公的規條及對待。一般的猶太平民並沒有羅馬公民的身份,大部份在第 5-7 層中掙扎求存。

聖經 羅馬帝國 版圖 地圖
圖三 : © Bible for Everyon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聖經 新約 希臘 羅馬帝國 貧富級別 貧富懸殊 貧富差距
圖四 : © Bible for Everyon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圖五標示耶穌耶路撒冷城受審的路線,從中看到耶穌先後接受 4 個政治管理階層的審問。當大祭司及猶太公議會這些本土領袖宣判耶穌因自稱為神的兒子而觸犯猶太教規後 (太26:63-66路22:70-71),他們必須得到猶太地區領導,即彼拉多總督的認同,才可處死耶穌。 但按羅馬法律,自稱為猶太人的王並不是犯法行為,因此彼拉多不願判他有罪,而分封王希律‧安提帕 (加利利省領導,比彼拉多高級,但仍處於圖三的第 3 級別) 更沒有興趣參與審判。最終彼拉多為了不想得罪猶太領袖,而成全他們,把耶穌釘死十字架上 (路23:1-25)。

大家也可以從圖片中了解那 4 個階層所在的地點位置、建築物外觀、及建築物內觀,特別留意大祭司的住所比猶太民居要大很多倍。

聖經 羅馬帝國 政治架構
圖五 : © Bible for Everyon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居里扭管理敘利亞省的時間
與聖經所述不吻合?


「當那些日子,凱撒奧古斯都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這是居里扭敘利亞巡撫的時候,頭一次行報名上冊的事。」(路2:1-2)

歷代有不少著作批評,居里扭 Publius Sulpicius Quirinius 參與處理的戶籍登記應在 AD 6 發生,即耶穌出生至少 10 年之後,與聖經所述有明顯分別。他們其中一個理據建基在一塊於彼西底安提阿所發掘的石碑。這石碑相信是 AD 3 造成,內裡有描述居里扭為「行省領導」(duumvir)。
居里扭 Publius Sulpicius Quirinius 石碑 duumvir
biblehistory.net
然而,在 Tivoli 出土,疑似是居里扭的墓石,有刻上「兩次作領導」的字眼 (leg (atus) iterum;英譯為 twice legate)。有學者因此推斷居里扭在 AD 3 之前,可能在耶穌誕生的時候,在敘利亞省也擔任相關的職務。雖然有另外一些聖經學者認為沒法證實這墓石屬於居里扭本人 (因在墓石碎片中找不到名字),但認為這也可證明同一人能在不同時段擔任同一地區的領導人。
居里扭 Publius Sulpicius Quirinius 墓石 tombstone
BiblePlaces @ bibleplaces.com

更多評論與辯道的雙方見解,請參Bryan Windle (2019) "Quirinius: An Archaeological Biography". Bible Archaeology Report


延伸閱讀: 附註聲明:
  • 羅馬帝國地圖中的行省界線是參照不同的歷史地圖而繪製,只供參考之用。另請留意國家及行省界線隨著年份不停轉變,因此此地圖 (AD 117) 的行省分野與耶穌保羅時期的未必一樣
  • 羅馬帝國行省的中譯名亦存在許多可能性,暫未有統一譯法